近现代历史视角下雪茄文化本土化观察:中道西味文铸魂
2024-09-12

 在历史钩沉中,聆听往事回响,我们可以清晰刻画出雪茄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和早期生产经营面貌。从晚清开始,精英阶层对雪茄文化的接受、吸收、融合,对国产雪茄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近现代,工艺的革新、技艺的传承、文化的相融,更赋予中式雪茄不一样的文化品格。


31.jpg


  奢侈与普及


  无论中西方,雪茄始终面向少数高端消费群体。其“小众”的背后,是消费社会的兴起和利益的驱动。


  雪茄传入中国不久,很快就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彼时,洋务运动已接近尾声。随着西方文化及先进技术的进入,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雪茄文化的培植就是其中的代表。究其原因,从社会层面来说,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


  从消费需求看,近代早期新型精英阶层的形成和消费社会的兴起,是雪茄消费普及和雪茄文化孕育成形的重要社会条件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上海、广州等开埠较早的城市,以充足的商品供应为基础,按照消费水平高低来评判消费者贵贱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由于当时的雪茄几乎都是进口的,价格高昂,只有少数乡绅、留洋人士和达官显贵才能够消费得起。精英阶层通过追求时尚消费品来彰显其身份和社会地位,推动了消费社会的兴起。但是,他们并非一味追求生活上的穷奢极侈,而是通过消费雪茄这样的新兴商品,形成并引导一种体面而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李鸿章曾在回忆录里多次提到雪茄。1896年,他出使欧洲带回雪茄,当听说淮河流域有手工卷烟作坊后,便令淮军名将马玉昆寻访工匠制作雪茄,蒙城雪茄雏形由此形成,并成为当时淮军乃至清政府的“官礼名烟”。当什邡雪茄、宜昌雪茄陆续出现在上海这座不夜城时,伴随着生意场的沉浮,中式雪茄发展历史上便被刻下了更多品质记忆。


  随后,雪茄消费开始呈现个性化发展趋势。民众对工业舶来品的好奇,驱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消费雪茄。当社会改革风潮渐起,雪茄消费也受其影响,呈现个性化发展趋势。19世纪后半叶起,儒家学说在知识界的一统局面被打破,中国出现一波社会改革风潮,直指“追求现代”。当“现代”与“新”被画上等号,很容易成为消费主义的推手。一些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知识分子在抨击“封建家庭”时,往往主张“人格独立”,强调对个人意志和价值的尊重。这些观点逐步渗透到消费领域,便是商品的“个人性”。这也是当时上海不少百货公司广告中有大量强调个人性产品的原因。这些产品包含烟斗、手帕、手表、雪茄等,均呈现出无法与别人共享的特点。


  雪茄消费成为精英阶层群体认同或身份认同的主要标准,这也助推了雪茄消费文化的传播。雪茄的流行,使得雪茄工厂在中国“遍地开花”。


  以兖州雪茄为例,在山东烟台、青岛等港口城市,外国人不在少数,雪茄消费需求旺盛,早在清光绪年间,以兖州为核心产地的鲁产雪茄就开始生产了。真正让兖州雪茄开创繁盛时代的是民族企业家刘长生创办的大中雪茄烟坊。因选料、配方好及制作工序严谨,大中雪茄广受赞誉。其高级雪茄产品采用玻璃盒或木盒包装,木盒的内饰底色为枣红色,十分典雅。消费者常以大中木盒雪茄馈赠亲友。该厂手制的“桂花”“蓉花”牌雪茄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多次获奖。1934年,凭借其产品竞争力,大中雪茄烟坊一跃成为兖州最大的雪茄工厂。兖州雪茄生产自此进入鼎盛时期,城内制烟作坊后来发展至40余家,工人超1400人。


  除消费社会的兴起这一因素外,经济利益的驱使是雪茄得以在中国传播和普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面前,晚清政府将包括雪茄在内的烟草制品当作重要的谋利商品,将烟草制品销售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增强国力、维护统治。


  不论是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还是开矿办厂、雇洋人练兵等,晚清政府在推进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面对屡经战乱、财力枯竭的窘境,不少洋务派官员提出筹款的建议,他们几乎都提到要开征烟草专税。


  据《中国烟草史话》记载: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中,除丝、茶等大宗商品外,烟草所占比例和出口额也在逐步上升,1867年为1459担、25403两白银,1894年为113886担、1336226两白银。


  尽管是舶来品,但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和统治者的推波助澜,雪茄在中国发展的土壤越来越深厚,为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式雪茄文化打下了坚实根基。


32.jpg


  守正与创新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一种旨在提倡西学的独特文化观念形态。它以体用本末的关系,努力论证着中西文化可以相容、互补,努力论证着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


  在“中体西用”思潮的影响下,作为舶来品的雪茄,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本土化改进过程。


  改进的一个重点便是制作工艺。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形态,巨大的地理跨度有助于物产的形成和保存。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茄叶,浸润东方文明之后逐渐苏醒,通过工匠巧手的“点金”,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在四川什邡,1918年,益川工业社成立之后,开启了中国雪茄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其创始人王叔言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使用冬青胶、糯米酒等材料,创新中式雪茄发酵调制方法,推出醇味型雪茄产品。此后,王叔言又继续改良这一技术,相继推出了“爱国”“狮牌”“工字”等品牌的改良雪茄产品。在使用“益川发酵法”或“益川老坊醇味发酵法”进行雪茄生产的过程中,工匠挑选烟叶时要“舍九留一”,雪茄卷制要经过230道工序,历经5年时光方可得一茄。


  安徽蒙城的手工卷茄技艺大抵成熟于清朝末年。当时,蒙城周边出产的烟叶味道浓烈,并不适合直接用来做雪茄。得益于对中草药的熟悉,徽派雪茄传承谱系中的第一代名匠李老炮(真实姓名已不可考)想到了“以药熟烟”。他在学习南洋吕宋烟和欧洲雪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在雪茄制作中融入中医中药元素,配置草药组方,以药汁对烟叶进行调理、平衡,再经蒸制、浸润、挂晾等处理。如此制成的蒙城雪茄外表光润,更似美洲雪茄,因此迅速传至长江流域。


  兖州雪茄主要采用地产晾晒烟来制作,其制作工艺带有中国私人工坊传统的独家秘制特征,如用冰糖、蜂蜜、柠檬酸和名酒等浸制,添加多种中草药,坚持手工卷制等。这样的制作过程,赋予兖州雪茄独特的“中国味道”,也为雪茄这一舶来品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迹。


  每一次贸易探险都伴随着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中体西用”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式雪茄文化的形成。儒家思想、庄子之道、荆楚文化、巴蜀文明……随着雪茄制造业在中国各地的发展,中式雪茄又被赋予不同的文化辙痕。


  茄道百年,薪尽火传;川皖鲁鄂,各美其美。这背后的价值追求,显示出“美人之美”方可“美美与共”的愿景:她身上,包含独特的中式风格、味道,带有鲜明的文化元素;她身上,有对西方雪茄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对匠人精神的坚守、对传统文化的礼敬;她身上,所有关于载道、植德、传情的诗意流转,已在人们心间扩散。


  君子不器,大道无方。传统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敢于对西化味道做出独到的中式解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沉淀着文化的韵味,并因此走向了市井烟火处。


  雪茄东进的最佳存在方式,在于调和与平衡。这是完美状态的呈现,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经世治国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君子品行,内外兼修。不管是强调刚健有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强调要具有包容性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是借由自然规律感悟到美和崇高。


  100多年前,雪茄连同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中国,一度成为“摩登时代”的象征。勇探索、敢创新、善传承的雪茄工匠用智慧和汗水缩短了中式雪茄与舶来品的距离。


  他们手上的技艺、心中的记忆,就像一团火。老一辈怀揣着火种,哪怕风雨飘摇,也要奋力为它遮风挡雨;后辈尽管本领尚浅,也要划燃手中火柴,让火种继续燃烧。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一门手艺的生命力,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上——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更重要的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专注和坚守。从手到口,从口到心,在中式雪茄发展历程中,那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源于中国人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它们在演变中不因时代冲击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强大,并且形成了一种叫作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中国疆域广阔、社会结构复杂多样,单一商品在某一地、某一时间段的历史,显然无法反映大众消费行为或消费价值观转变的全貌。雪茄在中国流通的整个时期内,并没有精确地进行从传统通往现代的线性运动,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形式跨越空间并超越文化的边界,逐步成为“本土产品”。尤其是近些年来,烟草行业不断提高对国产雪茄发展的重视程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文化层面揭示了雪茄中国化的独特含义,可为现在的中式雪茄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这或许就是中道西味的真谛。

1721719775136094[1].png

关键词: 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