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金叶”打底 稳就业促增收
2024-09-12
初秋时节,走进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各种烟乡镇,只见烟地里、烘烤工场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烟农穿梭在烟地、烤房、家中,忙着采收、编烟、上炕、初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种烟还能养虫,很满意

走进水城区阿戛镇齐心村的生物防治中心,身穿白大褂的胡吉美正在观察蠋蝽生长情况。她今年31岁,是生物防治中心“养虫队伍”里最年轻的一员。
“去年,我原本都打算出去打工了,但一想到两个娃娃还小,正是需要陪伴和照顾的年纪,我就犹豫了。”胡吉美一边观察蠋蝽生长情况一边说,“正在我纠结的时候,听说生物防治中心在招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报了名,没想到真的应聘成功了。”
胡吉美告诉笔者,出去打工,刨除生活费等杂七杂八的开销后,不仅剩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在生物防治中心上班,不仅离家近,收入稳定,能照顾老人和娃娃,下班后还能帮家里种烟,她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胡吉美的丈夫名叫沈吉,是一名“85后”烟农。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认真分拣烟叶。“烟草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到我们烟地里放蠋蝽,说是对烟叶病虫害有防治作用,能让烟叶质量更好。现在,我媳妇也在那里上班,我对‘以虫治虫’也有了更多了解。”
种烟还能养虫,是胡吉美从没想过的事,她感慨地说:“在这里上班,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既能赚钱又能顾家,我很满意。”


51.jpg
烟农参加专业化分级队伍分拣烟叶


参与专业化务工,增收入

在水城区阿戛镇箐口烘烤工场,烟农李荣正在查看烤烟烘烤情况。
今年46岁的李荣已经有20多年的种烟经历,是箐口村出了名的烘烤能手。每到烘烤季,他就参与到合作社专业化烘烤队伍中,既能帮助其他烟农烘烤,还能多一份收入。
李荣告诉笔者,他家今年种了28亩烤烟,预计有13万元左右的收入,加上烘烤期间在合作社参与专业化烘烤,估计全年收入有15万多元。“从2017年,我就参加合作社烘烤队伍,成为一名职业烘烤师,现在用生物质烤房,省心又省力。”
像李荣这样“身兼两职”的烟农还有不少。家住阿戛镇齐心村的烟农李贤付同样种了规模不小的烤烟,作为齐心村较早种植烤烟的一批人,通过种植烤烟,李贤付过上了幸福生活,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已经有20多年种烟经历了,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烤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李贤付说,收购期间,他都会参加到合作社的专业化分级队伍里,这样一来又能多一份收入。
种烟带动务工,有成就

烤烟作为水城区各种烟乡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间接改变着村民的生活生产水平。
李贤付告诉笔者,他家种烟的土地有10多亩是从外出务工人员和因年纪大种不了地的人家租来的,每亩租金在300元左右。此外,在整地起垄、移栽、采烤等环节,他也会请小工帮忙,间接带动其他农户收入。
“在采烤环节,我们都要请人帮忙,每个人每天工钱120至150元不等,请来帮忙的人都是附近村子里年纪大或出不了远门的人。”李贤付说。
像李贤付这样的情况,在水城区各种烟乡镇普遍存在。家住箐口村的胡绍杰同样是有着20多年种烟经验的老烟农,在移栽、采烤环节他家也需要请人帮忙。“采烤期间,多的时候一天要请20来个小工帮忙,很快就能按节点把烟打完、烤完。”
“这几年,我们都会来老胡家帮忙干活,特别是在采烤的时候,每天不仅有150元工钱,还供早饭和中午饭,一年下来,我们每个人也有7000多元收入。”同村的姚仕友说道。
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六盘水市水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发挥烤烟产业优势,坚持稳产业促就业,积极助推乡村振兴,让群众不出远门就有事做、有钱赚。

1721719775136094[1].pn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