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子烟自问世以来,凭借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2024年,各国针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日益严格,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 2025 年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时间节点,电子烟企业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是继续专注于产品出口,还是积极推进企业出海战略,这一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败。
产品出口模式分析
产品出口模式概述
产品出口是指电子烟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主要集中在国内,通过将产品销售给国外的进口商、经销商等,实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这种模式下,企业主要利用国内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将产品推向全球各地。
产品出口模式的优势
1 成本优势:国内在电子烟生产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成品组装,各个环节都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例如,深圳作为全球电子烟的生产制造中心,拥有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电子烟产品。这使得产品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国外用户。
2 生产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或是海外渠道商的要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种类。当某一地区对某种类型的电子烟产品需求突然增加时,企业可以迅速调配资源,加大该产品的生产力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生产集中在国内,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控生产质量和生产进度。
产品出口模式面临的挑战
1 贸易壁垒:近年来,各国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日益严格,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例如,一些国家对电子烟产品设置了高额的关税,增加了产品的进口成本;还有一些国家对电子烟的成分、包装、标识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口。这些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国电子烟产品的出口。
2 市场适应性差:产品出口模式下,企业与国外市场的消费端直接接触相对较少,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消费习惯、文化背景等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完全满足当地市场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从而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市场份额。
评论
产品出口模式省事省力,易操作,但远离市场远离用户,在无法靠线上建立与当地市场及用户纽带的电子烟激烈竞争环境下已不具有竞争力。
企业出海模式分析
企业出海模式概述
企业出海是指电子烟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是销售公司等方式,实现企业在海外的本土化运营。这种模式下,企业将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向海外延伸,更加贴近当地市场,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可以真正地接触海外消费者。
企业出海模式的优势
1 规避贸易壁垒: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可以有效规避进口国的关税壁垒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已开始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加税10%,全球贸易战将在2025年升级。)
2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或研发中心,企业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动态。企业可以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研发方向和营销策略,开发出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市场占有率。
3 品牌建设与推广:企业出海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在海外进行本土化运营,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出海模式面临的挑战
1 投资风险高:企业出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论是建设生产基地、或是设立销售公司、招聘当地员工、开展市场调研等方面。如果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风险评估不足,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资金浪费,甚至面临亏损的风险。
2 文化差异与管理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管理理念,企业在海外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冲突和管理难题。
评论
纵观中国很多行业的出海,时至今日在海外稳定成熟发展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企业出海模式,扎根运营海外市场,树立海外品牌,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份额。
2025年两种模式对电子烟行业胜负的影响分析
从市场份额角度分析
在 2025 年,随着全球电子烟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愈发激烈。产品出口模式虽然具有成本优势及易操作性,但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和市场适应性差的问题,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可能会受到限制,难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甚至会导致订单下滑。而企业出海模式通过规避贸易壁垒和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更好地融入本土,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企业出海模式更有利于电子烟企业在 2025 年及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从品牌建设角度分析
品牌在电子烟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产品出口模式下,企业与国外消费者的直接接触较少,品牌建设和推广相对困难,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速度较慢。而企业出海模式通过在海外进行本土化运营和品牌推广活动,能够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在 2025 年,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将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从应对监管政策角度分
各国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将在 2025 年继续保持严格态势。产品出口模式下,企业面临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监管政策的挑战,应对难度较大。一旦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政策发生变化,企业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调整产品以符合新的标准,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产品出口和市场份额。而企业出海模式通过本土化运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当地的监管政策,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降低监管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因此,从应对监管政策的角度来看,企业出海模式更具优势。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 2025 年这一关键节点,企业出海模式相较于产品出口模式,在市场份额争夺、品牌建设和应对监管政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更有可能决定电子烟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胜负。对于电子烟企业而言,在全球合规化、头部化趋势下,必须清晰认识到行业的发展已到了2.0阶段,曾经的投机大时代已不复存在或是代价风险已不被自己所能承受。当下电子烟企业,如果不具有深耕本土市场的决心,不能在本土运营推广品牌和用户建立深度联系,将不具有海外市场核心竞争力。所以电子烟企业出海已经到了要想清楚,企业要不要出海?能不能走出去的阶段,如果还是只想让产品出去只会让企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