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茄友来说,雪茄的燃烧更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缄默的人生哲学。近日,我们收到了茄友胡锦枢的来稿,于他而言,雪茄就是他的精神镜像,前段是青涩的试探、中段是困惑的突围、尾段是从容的回甘,恰似人生的三幕寓言。当物件的温度超越实用价值,便成了丈量生命厚度的标尺。今天,他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份独特的生命感悟。
人与物的关系,有时深过人与人。一把旧琴,一本泛黄的书,或是一支雪茄。它们陪你走过沉默的日子,也听你在风中不动声色地成长。自识长城(揽胜3号)以来,我抽的便不再是单纯的雪茄,而是在与它对话。
我认识“长城雪茄”的那一年,正是我走出象牙塔、迈进尘世的门槛。那是个不被风吹、不被梦搅的时节,天刚好冷下来,心也正好安静。长城(揽胜3号)第一次躺在我掌心时,那微微粗实的触感,像一个沉默长者的掌心,藏着什么,却不急着说。我点燃它,第一缕烟升起,不浓不烈,却绕得人心一软。那是前段的味道——木香、豆香、一点点苦,像我初入人世的心境,不谙世事,不懂进退,小心翼翼地在世界里呼吸。那时我常独处,夜里点一支雪茄,看烟雾慢慢旋起,仿佛人生也在这片刻变得可控。长城(揽胜3号)的前段像一个深秋的清晨,干净而克制,带着少年的迟疑与对未来隐秘的期待。
时间往后推移,雪茄燃至中段,味道也随着时间成熟了。烟气转浓,木香深厚如旧橱,混着一丝皮革与麦芽的气息,那是我逐渐理解生活的阶段。创业初期,迷茫多于答案,努力常被误解,梦想也被现实一点点削去边角。可每当夜晚归来,点燃那支熟悉的雪茄,它什么都不问,却什么都懂。我曾在一次失败之后,独自抽完一整支长城(揽胜3号),烟雾袅绕之间,我仿佛听到它在说:“不要慌,万物皆有时。”那一刻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世事纷纷扰扰,而它教我学会沉静,不以成败喜悲,也不将风雨归咎。
再后来,雪茄燃至尾段,味道变得深沉内敛,烟气已不张扬,却更绵长。香气中带出些微焦糖的甘,像生活中的一点点温柔被岁月熬成了甜。这个阶段的我,早已习惯独处与沉默,不再每事言说,也不再向谁解释得太多。我明白了,真正的成长,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失去了什么还依旧从容。揽胜三号的尾段,是我对自我和解的过程——燃尽未必是结束,而是一场回甘的开始。
我与长城雪茄相识不过数载,它却比许多人更懂我的心事。这支沉默的烟卷,无声陪伴我历经狂喜与落寞,低谷与新生。它不是点缀我生活的玩物,而是见证我心境迁移的老友。世人多喧哗,我愿在这静默之间,点燃它,与它对坐如故,像点燃一段自省的旅程。
有人说,长城是横卧千年的石头,沉默却坚固。而我说,长城雪茄,是时代缄默中的一缕香,它懂得不动声色地陪伴,也教会了我如何在奔波之中,守住一份温和的力量。
雪茄未尽,心已静。愿我往后岁月,仍有它相伴,在每个不想说话的夜晚,轻轻点燃,缓缓吐息,不为排遣孤独,只为与自己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