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年轻人的心,这里有公式参考!
2025-05-16

51.jpg

导语

年轻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和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愿意尝试新的产品和体验。传统行业通过年轻化转型,可以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挖掘这一庞大消费群体的潜力,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作者:简图

来源:烟业智汇

本文原标题:

烟草新品研发的“年轻化方程式”:解构Z世代矛盾需求与感官革命

图片由AI生成


当前,传统烟酒行业正加速向年轻化转型,这一趋势背后是市场生态、消费群体与政策环境的共同演化。现有烟酒消费群体年龄结构老化,50后、60后逐步退出消费舞台,70后、80后消费量缩减,年轻群体成为增量核心。年轻消费者不再将烟酒视为“刚需”,而是追求场景化体验(如社交聚会、微醺时刻),对口感、包装设计、文化附加值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年轻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和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愿意尝试新的产品和体验。传统行业通过年轻化转型,可以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挖掘这一庞大消费群体的潜力,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年轻化转型是烟草行业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和代际更迭的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呢?


近期,有几款在市场上爆火的卷烟新品给了各大企业一股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芙蓉王(沁爽细支)通过分子级调香工艺,将西瓜的清甜与薄荷的凛冽完美融合,打造出极具层次感的夏日专属风味;玉溪(缤果爆细支)创新采用双爆珠结构,当外层西瓜冰珠与内层果味爆珠相继破裂时,会产生1+1>2的味觉交响;中南海(冰耀中支)则运用了先进的时序释放技术,先以薄荷的清凉感唤醒感官,再以蓝莓的馥郁果香收尾,形成美妙的味觉变奏。


这些创新不仅满足多样化需求,更通过味觉记忆点构建品牌差异。这场变革的底层逻辑,是一个精准匹配年轻人心理与行为的“年轻化公式”:心理价值(低负罪感+身份认同) × 文化符号(国潮/亚文化) × 场景化创新(功能+体验)。


心理破局:构建“放纵-救赎”的双向补偿机制


Z世代的消费决策充满辩证哲学。他们既追求即时快感,如熬夜、享受重口味食品,又渴望通过某种方式降低由此带来的负罪感。这种“朋克养生”的心态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一边喝着奶茶,一边担心糖分摄入过多;一边熬夜,一边又希望通过各种方式缓解身体的不适。


对于新品研发来说,可以添加功能性成分。比如在烟草产品中添加薄荷和草本萃取物(如罗汉果、枇杷叶),不仅可以缓解咽喉不适感,还能给消费者一种心理暗示,即这种产品对健康的影响较小。另外,低焦低害的卷烟更能够满足年轻人的心理安慰需求,让他们在享受烟草的同时,减少内心的负罪感。


文化赋能:打造可携带的文化身份符号


在消费过程中,年轻人越来越注重通过产品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国潮3.0时代,烟草品牌正成为文化叙事的载体。国潮文化的兴起,让许多年轻人通过购买带有国潮元素的产品来彰显自己的文化自信。对烟草企业来说,可以开拓国潮联名款:与知名IP合作,设计具有国风特色的烟盒。这些烟盒可以融入山水画、书法等元素,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成为一种社交货币,让年轻人在分享和展示中获得认同感。


还可以开拓限量话题款:推出“城市限定”口味,如成都麻辣味、杭州龙井味等。这种地域文化认同能够激发年轻人的购买欲望,让他们在品尝烟草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或所在城市的独特魅力。


产品创新:从“单一功能”到“场景化体验”


年轻人的生活场景丰富多样,从熬夜加班到聚会社交,不同的场景下他们对烟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朋克养生”爆款产品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因为其精准对应了熬夜、聚餐等场景,场景化细分达到惊人颗粒度。


对于卷烟企业来说,可以开发场景化卷烟,比如针对“朋克养生”需求,可以推出“社交解压款”卷烟,比如在滤嘴中添加微量咖啡因和茶氨酸,主打聚会提神的功能,在社交场合中帮助年轻人保持清醒和兴奋,提升他们的社交体验。


另外,年轻人对产品的感官体验要求较高,他们注重“五感刺激”,例如气泡水带来的爽感。烟草产品也可以通过创新来满足这一需求。爆珠技术正在重塑烟草的感官体验。数据显示,捏爆珠动作可使愉悦感提升40%,而尼古丁与水果香精的混合刺激,能加速穿透血脑屏障,形成独特的“甜味依赖”。


市场上各类新奇复合味道层出不穷,芙蓉王(沁爽细支)以西瓜冰爆风味惊艳味蕾,清甜的西瓜香与沁凉的薄荷交织,碰撞出夏日独有的清爽体验;红塔山(细支传奇)则带来细腻绵密的绿豆沙风味,浓郁的豆香在唇齿间缓缓释放,营造出悠然舒缓的味觉享受;中南海(冰耀中支)创新采用冰爆蓝莓技术,未捏爆时是纯粹的薄荷清凉,捏破瞬间蓝莓果香迸发,与薄荷交融,形成冷冽与甘甜的双重奏;而近期大热的玉溪(缤果爆细支)凭借西瓜冰果味爆珠脱颖而出,一口吸入,冰爽果香瞬间唤醒感官,仿佛夏日凉风拂面,畅快淋漓。这些复合味道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展现出烟草味道创新的无限可能。


营销进化:在软性沟通与内容种草中构建认知护城河


年轻人对健康问题非常关注,但又不喜欢直接面对“健康”这一概念;年轻人排斥说教式宣传,更信任“种草”与隐性沟通。因此,在营销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巧妙的方式,暗示产品“更少负担”。


一是成分党策略,比如可以在小红书上开展#老烟枪的救赎#话题,用短视频展示草本配方研发过程:罗汉果提取物如何缓解咽喉不适,枇杷叶成分怎样实现“减害”。这种“成分党”式的沟通策略,巧妙避开“健康”禁忌,转而强调“更少负担”。


二是亚文化绑定创造传播裂变,比如通过与电竞赛事联名推出“提神醒脑款”,烟盒采用赛博朋克霓虹灯效,滤嘴内置LED灯珠(仅在特定角度可见)。这种设计在电竞圈引发自发传播,玩家在直播中展示“吞云吐雾时的科技感”,使产品成为游戏文化的延伸符号。


总之,烟草行业的年轻化转型绝非简单的口味创新或包装换新,而是对Z世代矛盾心理与多元场景的系统性回应。未来的竞争,将聚焦于如何平衡健康焦虑与感官享受、传统文化与先锋审美——这场变革不仅是产品的迭代,更是消费认知的重构。



1721719775136094[1] - 副本.pn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