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承五年 | 新动能崛起:品牌新旧驱动力加速转换
2025-06-25

标志性事件:中华品牌中支新力量的崛起

2016年底到2017年,中华品牌相继推出了“金中支”和“双中支”,带动行业中支品类爆发,推动卷烟消费结构、卷烟品质提升的同时,也帮助中华品牌加速完成了新旧驱动力的转换。

相关数据显示,中华(软)、中华(硬)两款中华品牌的传统主销规格,在2015年达到历史销量最高值后销量逐年下滑,在360-600元价位段的份额也未能持续坚挺。这两款产品作为高端卷烟带头大哥,受到细分品类冲击,难以维持销量和份额,基于上述情况中华品牌适时推出了中华(金中支)、中华(双中支)两款产品,让消费者摆脱了对于“软/硬中华”的传统品牌印象,明显提升的产品质感。

双中支一方面,让中华品牌成功挽回了中华(软)、中华(硬)两款产品在市场上造成的品牌困境,稳固了中华品牌高端品牌队列“领路人”的行业地位。同时,实现了中华品牌内部新旧驱动力量的转换。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与技术革新的双重浪潮下,烟草行业中的各大品牌不约而同地开启了一场静悄悄的“驱动力量转换”。当传统主力产品遭遇增长天花板,各大品牌纷纷祭出“后浪选手”,用细分品类重构竞争格局。

这场变革不仅是包装与规格的调整,更是一场从生产逻辑到消费心智的深度重构。

51.jpg

尤其是近五年来,新消费、新增长需求的进一步扩容,加速推动了品牌内部新旧驱动力量的转换。

在此期间,许多品牌都完成了内部驱动力量的迭代,其中就包括前文所提到的中华(软)、中华(硬)与中华(金中支)、中华(双中支)之间的动能转化,而中华品牌的“中支革命”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行业创新的燎原之势。

面临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新品类的冲击,曾经凭借“硬黄”独步天下的芙蓉王品牌,也不得不在细支烟赛道上另辟蹊径。其硬细支产品以高档价位切入市场,凭借“醇和细腻”的口感迅速抢占20%的细分份额。这种“降维打击”策略,既避免了与中华在高端市场的正面交锋,又通过差异化定位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芙蓉王品牌销量增长的新主力。

52.png

除此之外,南京品牌也悄然开启了一场新旧产品、新旧动能转换的升级之旅。从“发迹于社交媒体网红爆款”炫赫门到“暗藏东方美学基因”的雨花石系列,南京品牌将江南文化基因注入产品设计。

新品“雨花石3mg”以“低焦高香”的卖点为核心,逐渐成为南京品牌的新“形象代言人”,成为继“炫赫门”之后又一个社交媒体上的“网红爆款”。同时也让南京品牌在其高举的“低焦看南京”的旗帜下继续前行,成为低焦品类的代表产品之一。

53.jpg

当下的烟草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味觉革命”,而玉溪(细支缤果爆)的问世好似是这场革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整个烟草市场都为之震撼。

过去的玉溪品牌作为烟草行业中的一个“老前辈”,难免在一些消费者的心中留有“传统”“老派”的品牌认知,而“细支缤果爆”的上市,让许多消费者对于玉溪品牌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原来大品牌一出手就是爆款”,细支缤果爆通过微胶囊包裹技术,薄荷、西瓜等风味物质被精准封装在滤嘴中,吸食时通过捏爆胶囊释放风味。这种“动态调香”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趣味性,更让玉溪品牌在此次烟草行业的“味觉革命”中占据先机。

54.png

与玉溪品牌相似,广东中烟双喜品牌的产品在很多消费者的心中都与“喜文化”“喜庆用烟”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近年来双喜品牌以“勿忘我”的甜蜜滋味、“春天·咖路里”的灵感滋味、“春天·自在”的自在滋味、双喜(喜粤)的喜悦滋味以及“春天·魅影”的魅力滋味等新产品与新价值理念为双喜品牌打造出了一个庞大的滋味家族与价值体系。

中国双喜以产品传递滋味、以滋味解码文化,让双喜品牌脱离开“喜文化”的桎梏,以全新的品牌姿态奔赴一个更加广阔的烟草市场。

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各个品牌用创新诠释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变的是产品形态、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当一款款新产品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在烟草市场中奋力前行,才猛然发现原来这场变革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新旧动能转换,更是一个行业的自我革新。

1721719775136094[1] - 副本.pn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