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低度化!烟草低焦化!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水井坊
2025-07-02

6月27日,泸州老窖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研发出28度国窖1573,并正在测试16度和6度版本。

6月20日,五粮液在股东大会上宣布将推进年轻化战略,计划下半年推出29度新产品“五粮液·一见倾心”。

水井坊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计划推出更多38度以下产品。

洋河股份对33.8度“微分子”系列进行升级,预计9月推出5-6款新品,并增加市场投入。

白酒低度化,风暴骤然而至。

31.jpg

这不再是零星酒厂的试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巨头纷纷为拳头产品注入低度基因,江苏、山东这些老牌白酒大省的低度酒份额已跨过60%。


年轻消费群体在社交平台上调侃:“53度,那是父辈的产物。”低度化,已然从涓涓细流,汇成了席卷行业的浪潮。

这场景,像极了几年前烟草行业轰轰烈烈的“低焦油”高端转型。

白酒变“轻”,背后有多重因素而形成。曾经的“感情深、一口闷”的豪饮旧习已经逐渐抛弃。Z时代带着新主张登场,他们要的是社交场上的“微醺松弛感”,而非高度酒带来的沉重负担。

商务场也在进化,冗长的酒局被效率压缩,低度酒带来的清醒与得体,成了商务沟通的新默契。

数据显示,低度酒市场正以30%的年复合增长率狂奔,规模从2020年的200亿,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570亿,预计今年将突破742亿。在江苏、广东这些经济前沿,低度酒占比高达70%-80%,38度的国窖1573在有些地方甚至扛起了半边天。

从消费人群来看,目前国内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低度酒消费者40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76.4%,其中,18岁-26岁人群占41%。

白酒的低度化的变化,在烟草行业能找到相似之处。回溯2010年前后,烟草市场同样面临白酒如今的困境与压力。一场“低焦油、低危害”为口号的转型之风席卷行业。中华、黄鹤楼等头部品牌响应号召推出新品,行业一时间低焦化成为了政治正确和市场潮流。

32.png

直到去年,以中华为代表品牌推出中华(细支3mg)新品,以包装换色的巨大勇气再度掀起高端市场低焦化浪潮,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气势,拥抱品牌的万千变化。而后黄鹤楼(3mg)、天叶(3mg)、国宝细支(3mg)新品迭出,低焦油成了技术实力、高端价值的代表,稳稳托起了产品的高溢价。

白酒的低度化,本质上与烟草的低焦化共享着相同的底层商业逻辑,将减法做成加法,把健康负担转化为市场价值。低度之于白酒,如同低焦之于烟草,已成为检验头部品牌技术底蕴、市场嗅觉和溢价能力的试金石。

然而,白酒的低度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如同当年的烟草低焦化,它也需警惕风险。比如当初的“低焦油是否真低害”的争论,如今的口味同质化现象:扎堆的口味创新,薄荷、西瓜、草莓、蓝莓,口味创新众多,但出圈者寥寥。

如何在降度中守护中国白酒千姿百态的独特风味,是工艺创新的核心挑战。

低度化,应不止于酒精度。在健康意识觉醒的时代,成功的品牌不再止步于提供一杯酒、一支烟,更要率先洞察并引领一种更负责、更契合时代的生活方式。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

这是一个属于创新者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品牌不断以消费需求为中心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无论白酒还是烟草终会向低焦化、高端化聚集,走出一个蓬勃发展,繁花盛开的磅礴市场。


1721719775136094[1] - 副本.pn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