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的七月,党旗飘扬。
从陕北旱塬上的抗旱移栽突击队,到皖南山区的“徽映”智慧终端;从黔东南洪水中挺立的“红色堤坝”,到浙东乡村焕新的“共富工坊”——一枚枚闪亮的党徽,正引领着烟草行业的万千党员,在服务烟农增收、赋能零售经营、守护基层安宁、助力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俯身躬行。
这不仅是行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更是一份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厚重答卷。看,党徽闪耀处,党旗“红”正引领烟草“绿”,孕育着更温暖的民生温度。
聚焦田野,鼓起烟农“钱袋子”——
今年以来,烟草行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持续深化“我为烟农办实事”主题活动,赢得烟区群众广泛好评。
坚持以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担当烟叶产业转型升级的“急先锋”。
在山东潍坊,安丘市局(分公司)烟叶战线30名党员建立示范田,包靠到户为烟农送技术、送服务。
在贵州黔西南,安龙县局(分公司)打造育苗、移栽、田间、采烤、收购5个“金牌管家”,党员全程护航,守牢烟农“钱袋子”。
聚焦粮烟融合,打造烟农种粮保安全、种烟稳收益、多元促增收的产业融合发展致富“火车头”。
在福建龙岩,连城县局(分公司)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广“稻+烟”“薯+菜+烟”复合种植,成功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么增收”等难题。
在云南保山,施甸县由旺镇坡脚村党总支与烟站党支部结对,指导烟后引水种莲藕,秸秆变饲料养肉鹅,百亩“玉米+油菜+烟”实现“一田三收”,油菜花海成为“网红”景点,撬动了烟农增收新动能。

广东南雄湖口承平“烟稻双优”基地 /吴雄辉 摄
聚焦烟农急难愁盼,行业各级党组织织密“保障网”、夯实“防护堤”,切实护牢烟农“钱袋子”。
在陕西安康,面对严峻旱情挑战,安康市局(公司)党组打响抗旱移栽“攻坚战”,组建专业化抗旱移栽服务队,“五一”期间全体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联户帮扶,携手烟农筑牢了抗旱移栽的坚实防线。
在湖南郴州,宜章县局(分公司)实施“支部挂片+党员结对”的帮扶机制,10个党支部与烟农结成帮扶小队,着重解决烟农面临的用工短缺、贷款申请等实际问题,并着力让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真情服务,携手客户共成长——
零售户是行业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宝贵的战略资源。
行业各单位以脚步丈量服务深度、用创新突破服务维度,将一面面党旗化作服务零售户的“红色引擎”,汇聚成助力客户成长的磅礴力量。
组织党员干部走访市场,找准问题症结;全面分析市场数据,力求精准施策;研究客户特点优势,提出个性化建议……四川乐山市局(公司)将客户满意视为提升服务水平与密切客我关系的关键,切实以行动践初心,解决问题难题,将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零售户的心间。
广东河源地处山区,零售户分散。河源市局(公司)组建专项工作服务队,由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乡镇一线,面对面倾听客户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其建立的“党员包片联户”制度入选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
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安徽烟草以党建优势推进营销数字化转型、重塑安徽卷烟零售生态。“徽映”店铺管家,为客户插上“腾飞”的翅膀;“徽映烟火”大模型,为客户服务智能化工作带来“一抹亮色”。
不仅在城市、在乡镇,行业各单位同样将党的温暖送到山区、送往农村。
南通通州区局(分公司)党员客户经理用心用情服务客户 /张苏娜 摄
从几平方米的小卖部到整洁宽敞的农网标准化终端,从单一的食杂店到村里的“服务中心”,江苏南通十总镇东场村“金丝利零售”独有便利店的变化,正是行业以真情服务客户、让党的政策在农村扎根的生动缩影。
开展客户培训辅导,帮助客户掌握市场动态,提升经营水平;举办法律法规、防范诈骗、信用维护知识讲座,提高客户抗风险能力;申请金融优惠政策,协助客户办理“烟商贷”,缓解资金紧张难题……
从终端升级到技能提升,从困难帮扶到生态共建,那些映着党徽的服务足迹,让党旗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始终高高飘扬;那些穿梭在街巷里的红色身影,正在烟火人间书写着行业与零售户同心共进的时代答卷。
履职尽责 服务基层写忠诚——
今年以来,行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持续深化“我为基层服好务”主题活动,持续为“基层之治”贡献着行业力量。
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豁出来”,用行动挺起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脊梁”——
黔东南州局(公司)青年先锋队在榕江灾后清淤 /杨思琦 摄
2025年6月,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发生特大洪水。榕江县局(分公司)12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将党旗插在堤坝上,巡查堤防并装填沙袋加固堤坝。接到紧急通知后,他们又蹚过齐腰深的积水展开“敲门行动”,一趟趟疏散转移低洼区域受困群众,实现责任区“零伤亡”。
6月25日至28日,辽宁朝阳市局(公司)职工、蓝天救援队队长樊重印带领救援队连续4天紧急出动,救助溺水的孩童和群众。身上装了心脏支架的他,毫不犹豫多次跳入河中捞起溺水者。仅今年上半年,他已参与救援行动38次,创下队史纪录。
在基层治理的红色阵地“站出来”,将民生服务的暖心触角精准对接社区居民多元需求——
在湖南株洲,醴陵市局坚持24小时全天候人工接线,建立群众诉求服务快速响应机制,以网格化管理打造“便民服务圈”,确保群众诉求有人说、有人答、有人帮。
在江西吉安,遂川县局(分公司)党员干部手持民情记事本,开展“四访四促”活动,迄今在职党员干部已下沉覆盖全县85%的村(社区),解决群众各类诉求200余件。
在志愿服务的广阔天地“看出来”,架起行业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在江苏连云港,连云港市局(公司)已形成“中国好人”秦民、“江苏好人”赵成德等党员干部为示范,“金叶同行”党员义工服务、“金叶连学”助学、“金叶惠民”助农、“金叶携手”助残、“金叶迷彩”拥军“五大行动”为载体的志愿服务矩阵。
在山东潍坊,潍坊市局(公司)打造“筝程”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党员服务队33支,为烟农解决问题424条;打造百人讲师团队,为零售户开展培训3200场次;建设33处惠农服务中心、301处惠民服务中心……潍坊市局(公司)连续9年通过全国文明单位验收,获评市“2018-2023年度最具爱心企业”“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全心投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征程中,一支由行业帮扶干部组成的“金叶先锋”,以党建为旗、产业为犁、民心为田,扎根泥土、冲锋在前。
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俯瞰图 /江发扬 摄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安徽宣城杨柳镇兴洋村,安徽中烟驻村干部倾力帮扶,帮助村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党员先锋榜、红旗承诺墙、党员示范田”,并创新打造党建品牌,为乡村注入“精气神”。2024年,村集体收入成功突破百万元,村党支部荣获2021-2024年度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更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通过建强村级党支部,行业切实将党的制度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新优势。
湖南张家界罗塔坪乡水田坪村,驻村第一书记盛毅正带着村干部为当地特产做宣传。1000余亩莓茶,直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150余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行业帮扶干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挖掘地区优势,以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越来越多的“土宝贝”出圈破圈,搭上“电商快车”,成为助农增收的“金疙瘩”。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芹溪村青创农场 /夏仁蛟 摄
“空了多年的村子满起来,风景就在家门口。日子越过越红火!”浙江省局(公司)帮扶干部进驻后,台州市三门县芹溪村“焕然一新”:打造青创农场、创办共富工坊,荒芜的土地被唤醒,“薄弱村”变成网红旅游度假村;曾经离家的年轻人纷纷归乡,旅游、研学、团建,让村里人气满满。
水清了,路宽了,房前屋后整洁干净了,村里景色更美丽了。从“基础环境整治”到“精品示范提升”,行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和美乡村,改变了乡村居住环境,留住了村民的乡愁,更点亮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