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子烟市场变化特点
2025-08-07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烟出口呈现“开头强劲、中段高峰、后半季疲软”的格局,同比显著下滑,主要原因包括美加税骤增、海外监管趋严,以及出口产品单价下降与市场结构变化。


以下是基于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对 2025 年上半年(1–6 月)中国电子烟出口表现的分析:


一、整体出口总览(2025上半年)

2025 年 1–3 月出口额约 23.65 亿美元,其中:

  • 1 月:10.02 亿美元,同比下滑约 1.47%

  • 2 月:4.98 亿美元,同比下滑约 22.1%

  • 3 月:8.65 亿美元,环比暴涨 73.7%,同比增长约 4.85% 

第二季度:

  •  4 月出口额为 8.77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2.0%,环比略升

  • 5 月出口额约 8.12 亿美元,环比下降 7.4%,同比下降约 20%

  • 6 月出口额约 6.73 亿美元,环比下降 17.1%,同比下降约 32.4% 

初步估算上半年累计出口额约为:


23.65 + 8.77 + 8.12 + 6.73 ≈ 47.27 亿美元


若加上尚未知的 6 月之外月份累积波动,总额预计约 47–48 亿美元。


二、出口节奏与趋势总结

开年走弱,春季反弹显著

  • 前两个月表现低迷,尤其 2 月同比下滑超 22%;

  • 3 月强劲恢复,主要因美国市场需求上涨。

后半季持续下探

  • 4 月、5 月、6 月出口额逐月递减,6 月同比下降达 32.4%。

  • 整体呈先高后低的“山形”走势,出口主要集中在 Q1,Q2 出口明显回落。


三、出口目的地结构与区域动态

前十大目的地(1–2 月统计):美国、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荷兰、加拿大、俄罗斯、日本 。

  • 美国为最大市场,占 39.6% 出口额;

  • 英国紧随;德国常列第三。

6 月目的地变化显著:英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目的国,尽管当月英国对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已生效 。

新兴市场活跃:印尼、波兰跻身 Top10,反映东南亚及东欧需求崛起趋势。


四、出口量与单价表现

2024 年上半年总出口额为 53.81 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初步降至约 47–48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10–15% 。

量增价降趋势持续延续:

2024 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 ~16%,但平均单价下降 ~16%;

2025 上半年出口额下降更多体现在单价持续下滑,而出口量恢复较为缓慢。


五、背后驱动因素分析

美国高额加税影响显著:自 2025 年 4 月起,美国对中国电子烟产品关税增加至总税率高达约 79%(现行加征 +34%),严重打击对美出口。

全球监管趋严:欧美多国启动贸易调查、限制一次性和调味产品进口,中国企业面临合规调整压力提升 。

国内监管加强与备案机制完善: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新版《出口备案须知》,强化合法合规生产链控制 。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看到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子烟市场的变化特点:


1、增长放缓,结构分化

市场总体增速下降:全球电子烟市场增长趋于理性,明显低于过去两年的高增长。

区域分化明显:欧美市场趋于饱和甚至略微收缩;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量主力。

传统市场如英国、德国仍位列前列,但美国因高关税与策略变化下降;新兴市场如波兰、印尼迅速崛起,反映渠道和政策双重变化下出口重构。

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布局机会显现,多个中东、东欧、拉美小国进口同比增长超 100%


2.一次性产品受限,合规化驱动封闭系统回潮

多国(如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泰国、越南)限制或禁止一次性电子烟,政策趋严。

主流品牌开始回归封闭式(POD系统)与可更换雾化芯、可回收产品。

出海企业布局环保、长效产品线以应对未来监管要求。


3、监管收紧成为主旋律

欧美全面加强合规要求:FDA继续清理未经PMTA认证产品,欧洲推进统一的风味限制与包装标签规范。

英国禁一次性后本地发展更集中于替代产品,中国出口商通过变形机型满足法规并填补英国市场;美国市场需求萎缩快速。


亚洲部分国家仍维持禁止状态:如印度、泰国、越南继续禁售,市场灰色地带明显。

出海企业需具备本地合规能力、注册资质、标签语言适配等基本门槛。


4、品牌集中化+区域本地化双重趋势

品牌集中化显著:全球 Top 5 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头部品牌进一步做大。

本地化运营能力成关键竞争力:越来越多企业采用“本地经销 + 授权品牌 + 合资公司”策略。

中企从OEM逐步走向OBM(自主品牌化):寻求长期价值增长。


5、营销受限下,IP化与社群化成突破口

多国禁止电子烟广告,传统投放渠道受限。

品牌开始通过IP联名、潮玩联动、TikTok/Telegram社群运营等方式做“软性渗透”。

社交媒体、话题营销、微型KOL合作成为主流打法。


6、新兴市场快速放量,成为出海主战场

中东(沙特、阿联酋)、北非、拉美、印尼、菲律宾市场增长迅猛,进口商与分销商活跃。

新兴市场对价格敏感,一次性产品仍有空间,但品牌需提前准备政策收紧的应对策略。

灰色市场风险与机会并存:企业需在增长与合规之间谨慎权衡。


7.技术创新聚焦“安全、环保、差异化体验”

雾化芯技术、电池稳定性、口味留香技术成为竞争新高地。

高端市场用户更关注个性定制、口味独特、产品设计感。

“智能电子烟”与健康监测概念出现萌芽,但尚未规模化。


qrcode_for_gh_75e018a9735a_258.jp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