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外部竞争是“噪音”,企业真正的未来是“和过去的自己较劲”
2025-08-27

过去几年,电子烟行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全面规范”的剧烈转折。

许多企业和从业者普遍感到迷茫:

谁在拿到更多渠道?

谁在海外市场更快落地?

谁又在推新品?

大家都在“盯着竞争对手”,却很少有人认真问一句: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是外部的竞争,还是自己的进化?


外部竞争只是“噪音”


在行业环境复杂的今天,监管趋严、渠道收缩、税收政策调整、国际市场门槛提升,这些外部因素不断推高不确定性。


很多企业试图通过“研究对手”来寻找出路,但往往结果是:

越看越焦虑:跟不上头部企业的动作;

越学越混乱:盲目模仿别人的打法,却与自身不匹配;

越比越浮躁:陷入价格战、同质化竞争,消耗掉有限的资源。


说到底,外部竞争是“噪音”,听得太多,反而让企业失去方向。


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过去的自己”

为什么“自己”才是最大的对手


  • 外部环境不可控:政策、税收、国际合规、流量红利消失,这些都不是企业能主导的。

  • 对手的打法不可复制:对手的渠道关系、资源禀赋、团队文化未必能学来。

  • 内部能力才是决定因素:研发、供应链、产品力、品牌建设、团队执行力,这些才是企业的根本。


所以,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合规、更高效、更有创造力。


真正决定企业生死的,是自身的进化速度。


  • 产品维度:你今天的产品是否比昨天更安全、更稳定、更有体验差异?

  • 合规维度:你是否比过去更积极地拥抱标准,而不是被动应对?

  • 品牌维度:你是否在构建长期的价值观,而不是只依赖短期流量?

  • 组织维度:你的团队是否在成长,是否建立起更规范、更高效的运转机制?


如果企业每天都能回答一句——“我比过去更好了吗?”

那么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你都会站在行业的未来之中。


为什么很多电子烟企业显得“乱”?


很多企业人常常抱怨:“现在市场太乱,政策太乱,竞争太乱。”


但深入观察,会发现企业自身的问题才是关键:


1 人员基础条件薄弱


  • 行业进入门槛低,过去依赖代工思维和渠道红利起家。

  • 管理团队往往缺乏专业化经验,更多依靠“机会”而不是“能力”。

  • 导致企业在体系建设上存在短板:缺乏培训、合规、研发、品牌系统。


2 规范性基因不足


  • 行业早期依赖“灰色空间”发展,没有被迫建立严格的质量与合规体系。

  • 企业文化中缺少对“标准、流程、长期主义”的坚持。

  • 一旦外部监管升级,就暴露出企业内部的混乱。


3 缺乏应对规范化的战略与信念


  • 有些企业认为“政策=风险”,而不是“政策=新门槛”。

  • 企业方向摇摆:一边想蹭红利,一边害怕投入规范化成本。

  • 没有形成坚定的信念去投入研发、合规认证、供应链透明化。

行业“乱”的根源不是外部,而是企业内部缺乏“规范性基因”。

一旦企业真正把“规范化”作为战略信仰,而不是“外部压力”,混乱就会慢慢消解。


找到发展的真正方向


在新阶段,电子烟企业需要转变一个根本认知:

行业规范化不是风险,而是发展的门槛。


与其焦虑竞争对手,不如专注自我进化:

用规范化去打造长期的企业基因;

用产品力和创新力去迭代自己;

用组织和人才建设去抵御不确定性。


最终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不是那些跑得快的,而是那些能不断战胜过去的自己的。


结语


外部竞争是“噪音”,内部进化才是旋律。电子烟行业的新阶段,不需要更多的“对手焦虑”,而需要更多的“自我超越”。


当一家企业能够坚定地和过去的自己较劲,规范化、专业化、全球化的未来,才会真正属于它。

当下的电子烟行业,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昨天的自己。


qrcode_for_gh_75e018a9735a_258.jp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