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历史性拐点,终于到了
2025-11-11

全球烟草与健康领域投下一枚重磅数据炸弹—英国官方发布的年度尼古丁消费报告显示:该国电子烟使用者已达540万人,首次超过卷烟使用者(490万人);电子烟使用率(10%)也以微弱优势超越卷烟(9.1%)。

这组看似简单的数据对比,实则撕开了尼古丁消费市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当一个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新型尼古丁产品对传统卷烟的替代从“量变”跃至“质变”,我们终于可以断言:电子烟行业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01

英国数据:首次交叉背后的“替代确定性”


英国的这组数据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于其“首次”与“官方”双重属性。作为全球最早系统性推动电子烟减害研究的国度,英国公共卫生部(PHE)自2015年起便持续追踪尼古丁消费趋势。


此前的十年间,电子烟用户规模虽逐年攀升,卷烟用户则稳步下降,但两者始终保持着“此消彼长却未及交叉”的状态。 2024年的交叉,本质上是“替代速率”的质变。


根据PHE模型测算,英国电子烟用户的年复合增长率已从2015-2020年的12%提升至2021-2024年的18%,而同期卷烟用户的年降幅则从3%扩大至6%。这种“加速度差”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消费者对“减害”认知的深化、政策对合规电子烟的明确界定、以及传统卷烟税收持续攀升共同推动的市场自发选择。 


更关键的是,这一交叉并非偶然的统计波动。PHE在报告中特别强调:“电子烟使用率的提升主要集中在曾长期吸食卷烟的成年群体中。”数据显示,540万电子烟用户中,约78%有过卷烟使用史,其中41%已完全戒断卷烟。 


02

烟草巨头转型:新型烟草成为增长引擎


如果说英国的数据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验证”,那么全球烟草巨头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PMI)的第三季度财报,则揭示了行业“供给端”的主动转向。 财报显示,PMI新型烟草产品当季营收占比达41%,较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其毛利润贡献已超过42%。这一数据背后,是传统卷烟业务的持续萎缩。 PMI的转型并非孤例。全球前五大烟草集团(PMI、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品牌、奥驰亚)近三年财报均呈现相似趋势:新型烟草业务营收年均增速超20%,而卷烟业务增速普遍低于3%(部分市场甚至负增长)


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本质上是资本对市场前景的投票:当电子烟等新型产品的利润率与增长空间同时显现,传统巨头必然选择“弃旧图新”。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的研发资源正在向新型烟草倾斜。


PMI 2024年研发预算的60%投向电子烟与尼古丁袋(Nicotine Pouches)技术,英美烟草则宣布未来三年投入50亿美元用于“下一代尼古丁输送系统”。这种“战略聚焦”意味着,新型烟草已从“补充业务”升级为“核心赛道”。 


03

历史性拐点:尼古丁消费模式的“代际切换”


英国的交叉数据与巨头的战略转向,共同指向一个更宏大的命题:全球尼古丁消费模式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 这种转变的“根本性”,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消费场景的迁移。传统卷烟的消费高度依赖“点火-抽吸”的仪式感与社交属性,而电子烟的“即开即用”、隐蔽性(如小烟设备)、以及可调节的尼古丁浓度,更贴合现代人的碎片化需求。


在英国,电子烟用户日均使用次数已接近卷烟,但单次使用时长更短,场景覆盖从“户外”延伸至“办公室”“公共交通”等更多封闭空间。


其二,用户画像的重构。过去,电子烟用户多被标签化为“追求新奇的年轻人”,但英国最新数据显示,45岁以上用户占比已从2020年的12%升至2024年的34%,其中55岁以上群体增速最快(年增21%)。


这部分用户正是曾经的传统烟民,他们的选择转向,标志着电子烟从“边缘产品”进入“主流减害工具”序列。 


04

下一个战场:电子烟、尼古丁袋与加热烟草的“三国杀”


英国的经验不仅验证了“替代可行”,更勾勒出未来竞争的轮廓:随着电子烟用户基数扩大,市场将进一步细分,新型尼古丁产品间的竞争将从“跑马圈地”转向“差异化竞争”。


未来一个周期,这三大新型烟草赛道将疯狂竞争:

电子烟:凭借“低门槛、高适配”的优势,仍将是成年烟民转化的主流入口。但行业将加速分化。 


尼古丁袋:这种不含烟草、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尼古丁的产品,近年在欧洲与北美增长迅猛(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45亿美元)。其优势在于“无燃烧、无二手烟”,且形态类似口香糖。


加热烟草(HNB):以IQOS为代表的产品,通过低温加热释放尼古丁,避免了燃烧产生的焦油。尽管其市场份额在英国仅占新型烟草的12%,但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市场占比超30%。未来,其竞争力将取决于“口感还原度”与“设备便捷性”的提升。


这三条赛道的竞争,本质上是“用户体验”与“政策适配”的双重博弈。电子烟胜在普及性,尼古丁袋强在场景拓展,加热烟草则依赖口感优势。最终,哪种产品能更精准匹配不同人群的需求,就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05

超越电子烟:公共卫生的新命题与行业的终极边界


必须承认,电子烟并非尼古丁问题的“终极答案”。即便在英国,仍有12%的电子烟用户同时吸食卷烟(“双重用户”),部分青少年群体对调味电子烟的兴趣仍未完全遏制,而电子烟液中的丙二醇、香料成分长期吸入的安全性仍需更长期的研究。


但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彻底改写了公共卫生的叙事逻辑。过去,“控烟”的核心是“消灭尼古丁需求”;如今,“减害”成为更务实的目标——通过提供更安全的尼古丁输送方式,逐步降低传统卷烟带来的疾病负担。

展望未来,两个趋势值得关注:


其一,无尼古丁替代品的崛起。随着神经科学对“尼古丁成瘾机制”的研究深入,基于多巴胺调节、味觉刺激等原理的无尼古丁产品可能问世。这类产品将满足“习惯性动作需求”,同时彻底切断尼古丁依赖。 


其二,危害更低的输送技术。例如,通过纳米颗粒雾化技术减少有害物生成,或利用生物降解材料降低电子烟液的环境风险。技术的迭代,将推动电子烟从“相对减害”走向“绝对安全”。 


06

拐点之后,是一场更理性的革命


英国的数据、巨头的转型、市场的重构,共同宣告了电子烟行业的历史性拐点。这不是一场“颠覆传统”的狂欢,而是一次“更优解替代”的静默革命。它证明,通过科学与政策的结合,人类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尼古丁依赖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 


未来几年,将看到新型尼古丁产品在竞争中不断进化。无论最终哪种技术胜出,其核心逻辑始终清晰:降低伤害,满足需求,最终指向一个更健康的公共未来。


这或许就是电子烟行业最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类在面对成瘾性问题时,从“围堵”到“疏导”的智慧跃迁。 


特别声明:

1、研究用途 | 本文仅作产业技术及行业研究交流,涉及品牌和产品均为客观分析案例,不含任何商业推广意图,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健康警示 | 所有烟草、电子烟均存在健康风险!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qrcode_for_gh_75e018a9735a_258.jp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