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未来如何转型升级?
2025-11-14

不转型是等死,

乱转型是找死!

智慧转型才是出路


目  录

第一章  转型背景:5大难关

第二章  转型策略:5大转型

第三章  转型展望:4个更加

51.png


第一章

转型背景:5大难关


1、销量关

       2024 年全国卷烟销量降至 2.18 万亿支,连续六年下滑。

2、吸烟率关

       吸烟率降至 24.1%,预计 2030 年将跌破 20%。

3、产能利用率关

      与此同时,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 83.9%。

4、动销率关

      高端卷烟动销率不足 68%。

5、周转率关

     库存周转天数升至 47 天。

52.png


第二章

转型策略:5大转型


一、产品转型:


      1、向新型烟草产品转型

      中国烟草在新型烟草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以加热不燃烧(HNB)产品为核心,电子烟、口含烟等多品类并进的技术路线。

     (1)湖南中烟联手合元集团推出的 Usonic Dual 产品,凭借行业首创的 "全域涡流温场" 技术及 AI 智能交互能力,在 2025 年德国 InterTabac 展会上荣获 "最佳 HNB 产品奖"。

     (2)四川中烟作为国内首家推出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企业,自 2017 年底推出 "宽窄・功夫" 品牌以来,一直在国际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

      2、向降焦减害技术转型

      中国烟草在降焦减害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在材料技术方面,开发了加特林固件、本色本香卷烟纸、水性包覆材料、降焦减害长滤棒等一批新型材料。

    (2)在纳米技术应用方面,上海烟草研究院开发的纳米级滤嘴吸附技术能拦截 78% 焦油却不影响击喉感,实测数据比传统滤嘴提升近 2 倍。

    (3)从产品性能来看,纳米 3mg 中南海采用绿色纳米复合过滤材料,通过选择性吸附和选择性催化双重作用,有效降低烟气中烟草特有 N - 亚硝胺和苯并 (a) 芘等有害稠环芳烃含量,焦油量降低到 3mg / 支,尼古丁降低到 0.3mg / 支。

     (4)四川中烟研发的 "双擎混动" 降焦棒作为独创技术,源于传统卷烟和新型烟草跨界设想,通过跨专业团队协同攻关完成。

     (5)从市场表现来看,低焦油卷烟市场快速增长。2025 年上半年,焦油含量在 8mg / 支以下的卷烟销量同比增长 22%,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预计达 35%。


二、营销转型:

      1、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

    (1)改革的核心是 "以消费者为中心"理念,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健全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优化按价位段自选投放为主、其他投放方式为辅的市场化适度竞争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建立 "订单驱动、滚动配货、实时合同" 模式,以工业为主体积极开展工商网上配货,依据需求滚动签订购销合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2)在精准调控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 2024 年实施精准调控,3-4 月省外市场总投放量同比缩减约 2 万大箱(折合 100 万条),全力整顿华东、华南等区域的价格倒挂问题。这种调控体现了改革的重要原则:既要守住专卖制度之 "正",也要彰显市场适度竞争之 "新"。

      2、打造智慧零售终端

      中国烟草零售终端正在经历深刻的数字化转型。

    (1)在硬件设施方面,云 POS 系统、人脸识别摄像头、客流量计数器等智能设备成为店铺的 "智慧大脑",精准采集客流量、消费者停留时间和行动轨迹等数据,通过分析人客转化率、客单转化率,助力零售户清晰掌握商品销售情况。

卷烟零售户数字化转型:玩转云POS,轻松多赚钱!

     (2)在系统功能方面,数字化系统实现了 "全渠道订货、全商品扫码、全方式支付、全店铺管理"的功能整合。通过云 POS 系统,零售客户可实现交易结算、库存管理、会员维护、销售分析等功能 "一键操作",经营效率大幅提升。

      (3)在区域推进方面,各地进展不一。江苏烟草商业系统在 2025 年 7 月正式推出深度融合 "AI 识别" 与 "无感支付" 技术的智能门店,让消费者购买非烟商品实现 "进店 — 选品 — 付款 — 出门" 全流程自主便捷体验。

      (4)在连锁品牌建设方面,"金叶春天"、"香溢零售"、"20 支" 等新型终端快速崛起。这些连锁品牌通过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配送,提升了终端的规范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广东烟草新零售:20支

      (5)在品类管理方面,零售户运用品类管理优化工具,逐步摸索出了品类划分标准化、确立购买决策树、精细化库存管理三套方案。以精细化库存管理方案为例,采用双因素 ABC 分类管理法对门店的品类进行分类管理,将库存分为 A、B、C 三类,分别对应高、中、低价值商品,通过个性化管理策略,提高门店整体盈利能力。

       (6)在加盟终端建设方面,客户经理针对店铺硬件设施实施改造上门指导,门头、背柜等设施采取统一制式和规格,将简陋的货架全部更换成统一稳固的新货架,帮助零售户将卷烟与非烟商品分区陈列,生活用品、食品与特色助农产品等分类摆放,聚焦 "一店一策",根据每家店铺和每位零售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陈列建议。

      3、逐步市场化定价

      中国烟草在价格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跨价区换购:湖南省局(公司)推出的 "跨价区换购" 机制,借鉴购买力平价理论,将品规的权益值设置为市场价与批发价的差值,确保兑换过程中零售户盈利基本稳定。换购的本质是零售户自主决定将部分不适销的货源置换成权益值,进而用权益值换购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以提高盈利水平,实现局部的帕累托最优。

      (2)精准调控倒挂:在价格管理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通过精准调控维护市场价格稳定。2024 年的调控措施有效整顿了华东、华南等区域的价格倒挂问题,体现了在市场化改革中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

       4、品牌培育创新

       中国烟草在品牌培育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1)品类协调:沈阳市局(公司)采用 "轮耕上柜"" 一升一降 "等方法带动各品类协调发展。这种机制通过周期性调整产品陈列和投放策略,避免了单一品牌过度占据市场资源,促进了品牌的均衡发展。

      (2)品牌建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努力打造一批定位清晰、充满生机的高质量品牌终端。通过品牌终端建设,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知度,为品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数智转型:

      1、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平台建设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沉淀可复用的模型、组件和工业 App 等数字资产 70 余项,并成功将设备数字孪生工业 App 自主复用到下属 5 家工厂的 51 台设备上,应用部署时长由过去的 1 周缩短至 3 小时以内,实施成本降低 90%。这种数字资产的复用模式为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王银生:中国烟草数字化转型案例

      2、打造智能制造体系

     (1)上海卷烟厂制定了新一轮 "14224" 数字化转型建设蓝图 ,即基于 4 个数字化基础底座,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在智能制造和数字运营 2 个领域,打造智能柔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融合高效的管理赋能能力,实现 4 个核心目标。

     (2)在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方面,曲靖卷烟厂在 6 个环节、16 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将数字化应用延伸到更广范围、更深层面,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自建大语言模型、智能视觉模型、机器学习与机理模型,实现问数、问策、智感、智控能力。

       3、打造人工智能体系

       中国烟草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在设备管理方面,徐州卷烟厂基于 DeepSeek 等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开展卷包机台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图纸、维修记录等多源数据的采集、结构化知识处理和知识图谱构建,建立起智慧维修智能体,打破了人工填写案例的局限性,积累和传承企业维修经验和知识。

      (2)在质量检测方面,工厂融合 AI 数字技术,迭代升级质量在线检测装置,通过部署霉变烟叶、烟支与烟包在线智能检测装置,实现霉变烟叶自动识别,准确率达到99.79%,烟草异物剔除率提升了 36.3%、条烟外观缺陷剔除率达 100%。

       (3)在生产控制方面,成都卷烟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松散回潮水分预控模型,完全取代人工控制方式,品牌生产批次 CPK 提升了 80%,标偏降低了 40%,设备非稳态时间减少了 56%,变异系数稳定在 5% 以下。

        4、打造智能工厂

        中国烟草在智能工厂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1)在数字孪生技术方面,通过毫米级精度的 3D 建模,如昆明卷烟厂对制丝车间 2189 台设备、卷包车间 49 台设备的 1:1 还原,结合 5G 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物理车间与虚拟车间的实时数据同步。

       (2)在智能调度方面,基于动态设备产能、生产时长、保养计划通过算法模型自动生成详细作业计划;在生产车间,三维模型库已完全覆盖关键工序设备,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感知设备运行状态、预警趋势性故障,机械手和 AGV 小车实现各环节全自动化。

       (3)在设备控制方面,广西中烟南宁卷烟厂投用的薄板烘丝机智能单机控制系统,集成多传感器融合感知、AI 动态优化算法及数字孪生技术,可实时采集温度、压力、风速、物料流量等 20 余项关键参数,并通过自学习模型动态调整烘丝曲线,替代传统人工经验调控模式。

        5、打造数智供应链

       中国烟草在供应链数字化和物流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云南中烟建成深度集成于 ERP 系统的 "成品物流云",囊括了智能辅助拆单、计划调度优化、份额科学管理等核心模块,实现从订单生成到货物交付的全链条数据实时抓取与汇聚整合,物流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全面转型。

      (2)在智能调度技术方面,江苏中烟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关键业务场景进行数学建模,形成智能优化算法,在运输智能调度方面,基于周计划销售调拨模式,设计基于冲突图模型的概率演化智能算法,实现 VRP 和 TTP 问题求解完美融合,在满足成本最优的前提下实现成品物流运输的秒级调度。

       (3)在自动化物流方面,安徽移动为阜阳卷烟厂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 5G 专网,"有感月台" 通过 5G +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成品卷烟配送全流程自动化,使出入库效率提升 30%;"黑灯仓库" 借助 5G+AGV 无人调度系统,实现原料自动搬运,使周转效率提升 40%,人力成本下降 60%。



四、出海转型:

       1、全球化布局

      中国烟草正在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

     (1)中烟香港作为中烟体系内唯一的烟草上市公司,2024 年烟叶出口量 / 价同比增长18.4%/5.4%,通过拓展欧洲市场(非独家经营区域)及优化定价策略,预计 2025 年量价齐升,毛利率有望从当前 4% 提升至 5-6%。

      (2)在市场拓展方面,中烟香港 2025 年重点开拓柬埔寨、中东等有税市场,并深化与四川中烟的战略合作,推动雪茄业务国际化布局。目前中烟体系内约有200 亿港元海外资产待注入,包括东南亚烟厂、非洲种植园等。

     (3)从业务结构来看,中烟香港的国际化业务呈现多元化特征:烟叶出口营收占比 16%(20.6 亿港元),东南亚为主要市场,毛利率提升至 4.2%;卷烟出口营收占比 12%(15.7 亿港元),免税市场市占率第一(泰国、新加坡等),2024 年新增柬埔寨有税市场;新型烟草营收占比 4%(5.2 亿港元),加热不燃烧产品出口韩国、中东,销量同比增长 22%。

       2、中式卷烟国际化

       中式卷烟在国际市场的表现日益突出。近三年,国内手工雪茄出口增幅显著,中国雪茄已进入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新加坡、泰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在内的28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 "亮相" 走向 "常驻"、从被动 "被看见" 转为主动 "被选择"。

      (1)在品牌合作方面,中烟香港加快了雪茄品牌的全球布局。2025 年 7 月至 11 月期间,中烟香港相继与四川中烟、湖北中烟、安徽中烟签订雪茄全球市场独家经销协议,并与山东中烟签订雪茄全球市场独家代理协议,初步完成中式雪茄全球销售平台的构建。

       (2)从具体产品来看,黄鹤楼(硬四季出口)作为湖北中烟布局海外市场的战略单品,在东南亚免税渠道的铺货率达 62%,较同类产品高出 15 个百分点。该产品通过烟叶配比调整,降低焦油含量至 6mg,突出坚果香与草本回甘,符合欧美市场低焦趋势。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4 年中式卷烟在欧洲市场份额达 12.7%,黄鹤楼系列贡献度同比提升 3.2 个百分点。

      3、新型烟草产品全球化

      中国新型烟草产品在海外市场推广取得积极进展。

      (1)中烟香港独家经营向全球海外市场出口新型烟草制品的业务,产品为 HNB 加热棒,主要市场为东南亚、中东、欧洲和东欧地区。尽管国内 HNB 市场尚未全面开放,但中烟香港已通过出口试水,2024 年新型烟草收入同比增长 4.0% 至 1.35 亿元。

      (2)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展现了竞争力。湖南中烟联手合元集团推出的 Usonic Dual 产品在 2025 年德国 InterTabac 展会上荣获 "最佳 HNB 产品奖",该产品搭载的全域涡流温场技术包括全向环绕式加热与潮汐自适应控温,将单支烟弹的抽吸口数增加 40% 以上,实现 20 次以上有效抽吸。

       4、全球化合作

      中国烟草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四川中烟与中烟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 "长城" 雪茄全球市场(中国内地除外)独家经销协议 。

     (2)中烟香港与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 "王冠" 雪茄全球市场独家经销协议,将 "王冠" 雪茄的独家经销范围从原有的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免税市场,全面扩展至全球市场(中国内地除外)。 

      这些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式雪茄品牌正在加速走向国际市场,通过与中烟香港的合作,各中烟公司能够借助其国际化平台和渠道优势,快速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五、低碳转型:

       1、烟草行业碳中和目标

      (1)阶段目标:中国烟草行业积极响应国家 "30/60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制定了明确的转型路径。根据《烟草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2022-2030 年)》,烟草行业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到 2030 年,全行业碳排放强度比 2020 年下降 20%;到 2060 年,实现全行业碳中和。

      (2)近期目标:2024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烟草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 年)》,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底,全行业单位产值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5%,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 18%。

       2、生态化烟叶种植

      (1)在烟叶种植环节,中国烟草全面推进生态化改造。烟草行业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以组织实施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为载体,推进我国烟区基本实现了烟草病虫害防治由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

      (2)在技术体系建设方面,烟草行业将烟叶主要病虫害分为蚜虫等 "三虫三病" 六项防控靶标,按烟叶产区生态特点划分八大生态区,实施分类分区治理,形成了天敌昆虫立体防治烟草虫害、生防菌剂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烟草病害的绿色技术体系。截至 2020 年底,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已在烟草和大农业累计推广达 1.6 亿亩。

      (3)在新能源烘烤方面,烟草行业大力推广生物质、电能等新能源烤房建设。新能源烤房以燃烧生物质颗粒、电能用于烟叶烘烤,全面替代传统煤炭使用。江西省通过新能源烤房建设,估测全省节约煤炭燃料 5 万吨。郴州市 2024 年改造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 2254 座,单房烘烤成本降低约 200 元,劳动强度减少 70%。截至 2025 年 7 月底,剑阁县已建成新能源烤房 886 座,新能源烤房覆盖率达 69.8%,预估全县烟叶烘烤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较 2021 年将减少 79.16%。

       3、工业生产清洁化

      (1)在工业生产环节,中国烟草全面推进清洁化升级。烟草行业坚持 "厂房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发展方向,开展绿色工房和绿色厂区建设,提升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通过打叶复烤技术瓶颈突破,吨烟能耗降低了 9.9%,显著提升了对卷烟品牌原料保障和创新产品的贡献度。

      (2)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各企业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江苏中烟徐州卷烟厂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全年发电量接近 350 万度,约占年度用电量的 9%,每年节约电费 70 多万元。该企业还推进生物质新能源蒸汽替代自产化石燃料蒸汽,预计实现绿色能源占比 60% 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 80% 以上。安徽中烟建成、在建和拟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7 个,预计年发电量约 550 万度,多厂探索应用生物质热电厂发电余热替代原有天然气锅炉供热,年减少碳排放量 3312 吨。

      (3)在清洁生产技术方面,湖北中烟新业薄片公司通过调整原料结构搭配膜处理技术,将提取液排放量降低 25%;创新采用烟草纤维压榨脱水、高效低温浓缩、低温布浆、低温慢烤等技术,整体能耗降低 30% 左右;车间搭建白水三级循环体系,吨产品耗水量从 50m³ 降至 30m³,降幅达 40%。

      4、物流运输绿色化

      (1)在物流运输环节,中国烟草构建了循环型物流体系。烟草行业开展卷烟包装箱、片烟箱和其他具备循环利用价值的烟用包装物循环利用,自 2013 年以来累计使用循环箱包装生产的卷烟总量近 1.2 亿箱,累计减少新箱使用约 6 亿只。

      (2)在新能源车辆应用方面,烟草行业加大新能源车辆的应用,通过智能线路规划、科学配载优化,逐步提高装载效率,减少迂回运输,降低污染排放。目前新能源配送车辆总量超过 1700 台。宁夏回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印发物流运输装备低碳转型行动方案,明确到 2027 年底,全区烟草商业系统新能源物流车辆使用比例不低于 40%。

      (3)在循环利用方面,广西烟草商业 2024 年卷烟塑膜包装回收率达 98.9%,回收塑膜 644.5 吨,同比增加 151.3 吨,减少碳排放量 2088 吨。贵港、来宾和崇左等地市级局通过塑膜 "减厚" 试点,减少塑膜用量 54 吨,降低物流费用约 80 万元。

      5、废弃物循环利用

     中国烟草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1)在烟草原料循环利用方面,湖南金叶烟草薄片公司将打叶复烤、原料仓储、制丝、卷接包等环节产生的烟梗、烟片、烟末、烟灰,以及经过鉴定作报废处理的烟叶等无使用价值的烟草物料,通过造纸法生产工艺转化成金黄的烟草薄片,开辟出低碳循环经济新赛道。

     (2)在有机废弃物处理方面,废弃原料经过符合专卖管理的专业毁形处理后,与农作物秸秆等科学配比,通过精准发酵转化为富含营养的优质有机肥,最终反哺当地农田。大理卷烟厂将废弃原料与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科学配比,在精密调控的温度、湿度及菌群作用下,成为富含氮、磷、钾元素的优质有机肥,运往当地的有机种植基地。

      (3)在水处理循环利用方面,常德卷烟厂作为常德市唯一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业项目,将海绵城市设计与绿色工房理念完美结合,采用 "闭式循环" 降低冷却塔水耗,以 "四合一" 联动提高冷凝水回收比率,计划到 2025 年中水回用率达到 100%,实现达标污水 "零排放"。

53.png


第三章

转型展望:4个更加


      中国烟草行业正站在历史性转型的关键节点。

      面对控烟政策趋严、消费需求分化、技术变革加速等多重挑战,中国烟草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转型升级。

      1、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型烟草产品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到 2030 年新型烟草产品市场份额将达到 25-30%。


     2、营销转型与数字化转型将重塑产业竞争格局,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绿色低碳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4、国际化将成为必然选择,只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烟草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具备实现转型升级的良好基础。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数字赋能、开放合作等战略举措,中国烟草完全有能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烟草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年。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创新、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更加国际化的中国烟草,将在全球烟草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转型就是“转心”

转人才结构

转知识结构

转思维

转能力

“心新”向荣

qrcode_for_gh_75e018a9735a_258.jp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