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企业现状堪忧,路在何方?
2025-02-14

电子烟企业2024年不是一般的卷,对于业内人士而言,有哪几家活的很滋润,估计大家都很明白,在这里就不点名了,就是这几个企业,日子就真的顺风顺水吗?2024年个中滋味估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其它的企业日子也许更难,可谓举步为艰。


下面列举下2024年电子烟企业现状:


现状一:

    2024年关门歇业的多了,经常出现装修还不错的电子烟企业退租,房东带装修招租;

现状二:

    代工或品牌头部企业,大规模裁员,合并生产基地;

现状三:

    电子烟牌照转让从行情价300万,变成100万,甚至几十万,如果没人接盘,缩减规模,企业存续,等待机会;

现状四:

    大家熟知的×客,×顿,×特关门歇业,有些小厂,关门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

现状五:

    行业普遍不再大规模招工,忙时加班,招季节工,日结工,闲时保持小规模运作,节衣缩食,缩减开支,不能开源,须要节流;

现状六:

    2024年卖库存滞销品的多了,价格惨不忍睹,甚至某头部领头羊都在大批甩卖,对新品销量冲击很大,不卖还不能流入国内,还要拆解;

现状七:

    电子烟失业人员,工资无论原来再高,求职时都放低了姿态。

   

     以上现状,对于电子烟从业者,对标,你们中了几条。


卷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 国内政策紧,日子不好过:国内对电子烟管得严,口味限制、税收大涨、线上禁售,销量被压得厉害。以前靠新奇口味吸引年轻人,现在只能卖烟草味,吸引力大减,小厂倒闭一堆。

2. 国外卷价格,利润越挤越薄:欧美市场虽然大,但竞争像“菜市场砍价”——大品牌(如基克纳、爱奇迹、思摩尔)靠规模、渠道占领市场,小厂只能打价格战,利润越来越低。

3. 健康争议甩不掉,处灰色地带:总被骂“诱导青少年”“危害不明”,用户买的时候心里打鼓,企业天天被媒体和监管盯着,形象难翻身。

4. 技术卡在“换皮”阶段:大部分产品还是老套路,拼外观设计,内脏大同小异,口感都越做越好,真正突破性的技术(比如更安全的尼古丁替代品、新材料应用、创新雾化方式),没几家搞得出来,可调冰调酸调甜调尼古丁,口感其实并不占优势;太阳能,无线充噱头成分多。

5.物流成本奇高:大口数物流成本接近1美元/支。

6.美国337调查:多针对出美头部企业,如果雷诺胜诉,行业将有灭顶之灾,当然,这不太可能,目前雷诺处于劣势,大家担心的是特朗普不按规则出牌。

7.禁烟国家在增多,政策多变:各国政策随时变(比如美国FDA严查,各国限制增加),出海风险高,某企业被曝查封货值760万美元,还被FDA和美各州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8.批发商库存多,资金周转慢:2022-2023电子烟爆发,批发商屯货未出清,多无钱进货,加上大口数电子烟盛行,库存周转更慢。


接下来怎么变?


1. 老实听话,合规第一:别和政策硬刚,什么PMTA,TPD都主动合规,比如研究药用尼古丁、搞减害认证,甚至抱传统烟草公司大腿(比如与烟草的合作),政策红线内找活路。


2. 换个赛道卷技术:比如:

   开发“健康辅助”功能(比如配合App控瘾、逐步降低尼古丁含量);

   做医疗级雾化设备(转型哮喘、鼻炎,吸入式药物市场);

   用更环保的材料(可降解烟弹、无重金属雾化芯)

3. 死磕海外“政策洼地”:盯着东南亚、中东、非洲这些电子烟监管松、年轻人多的地区,快速铺货,但得做好随时应对政策变天的准备。

4. 创新基础材料应用:如颠覆式雾化方案;

5.把年龄识别做好:不让未成年人购买和吸食。

6. 开发电子烟的另类作用:如电子烟废弃物可当小夜灯、充电宝、迷你音响,泄压潮玩等。


写在最后:


     2025大家也不要太悲观,世界烟民依旧在,消费量依然在增长,新市场也在形成,电子烟企业也会此消彼长,各领风骚。创新、合规、健康、环保、保护未成年,仍是未来主旋律,企业要创新引领,加强基础研究,积极布局海内外发明专利,在传统烟草永存的今天,电子烟企业未来依然可期。

1721719775136094[1] - 副本.pn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