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mm烟道主要是国内叫法,泛指烟嘴榫头的内径,而不是真正的烟道。国外是没有这种369之分的,他们虽然会提及6和9mm,但指的是可用滤芯的直径,国外把榫口内径5-9mm都称为滤芯烟斗,并会标注滤芯直径,对应国内的6和9mm烟道烟斗的叫法。而榫头内径3-5mm的通常是不需要装滤芯的,也就是无滤芯烟斗,对应国内的3mm烟道烟斗的叫法。
从结构上来说,烟道指的是从钵底到烟嘴出口的整个通道,即烟气流过的通道,一共有四个部分组成,如图(图1)所示
①斗柄烟道(一般内径3-4mm,一些制斗者口中烟道指的就是这一段)
②斗柄榫孔,深一点的话可以叫沉孔(一般内径5-11mm,大气室的斗会超过12mm)
③烟嘴榫头内孔(内径3-9mm,国内的369烟道就是指的这个)
④最后是烟嘴烟道(内径2mm上下的恒径或者变径)
从图中可以看到整个烟道的内径并不唯一,各部分内径的不同会影响抽吸的通畅度,也是吸阻,以及烟气中的水汽冷凝效果。
一般来说,其它结构不变时,仅仅③这里产生区别,也就是“3和9mm烟道”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区别呢?
图2是3mm和9mm烟斗的内部结构的对比,9mm结构就相当于在3mm结构的细管道中间插入了一段粗管道,其产生的效果如下:
①烟气通过这个区域时更容易发生冷凝降温,烟气温度降低,少部分风味和杂味溶于冷凝水中。不过这种效果较为有限,尤其3mm和6mm 之间对比,6mm和9mm之间对比,抽吸体验差异非常小。
②9mm烟斗整体吸阻会更低,即同样的抽吸速度烟气流动更快,斗钵内燃烧更旺一点点,也就是使用9mm烟斗时,需要刻意放缓抽吸速度,或者使用转换头和木滤芯来增加吸阻。另外,如果不考虑使用滤芯的话,9mm榫空更适合匹配大口径的烟斗。
楚园个人觉得,9mm烟斗相比于3mm烟斗其实更实用,可以通过转换头和木滤芯来调整烟道的适配性,但9mm烟斗在国内遇冷的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市场上除了个别欧洲品牌,缺少难有抽吸品质上佳的9mm烟斗,消费者对3mm烟斗的认可度高反过来又影响国内中高端制斗结构的偏好。本文关联文章请见另一篇《常见的9mm烟斗的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