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冬意渐浓的季节,我们收到了茄友草莓声明的来稿。他以细腻笔触记录了一段与长城(132导师2号)的温暖邂逅,从雨雪纷飞的街景到烟气萦绕的品鉴细节,不仅展现了雪茄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传递出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仪式感的生命态度。

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细密的雨丝夹杂着零星雪花,纷纷扬扬洒向大地,以它洁白纯净的气质轻抚这纷扰人间,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季即将拉开序幕。在这样的雨雪天里,若无要紧事,人们更情愿整日守在屋内,县城的街巷因此比往常安静许多。背阴的角落处,未化的积雪和冰溜在雨点敲打下渐渐消融,石板路上淌着污浊的泥水。风依旧刺骨,空荡的街道上偶尔有熟人走过,寒暄两句便又各自离去。转过街角,便是县城里唯一能惬意品茄的雪茄吧。
今天出门未带雪茄,本打算向老板讨一支尝尝——说来也巧,他正在打理刚到的长城(132导师2号),一款方形罗布图尺寸的新品。我顿时眼前一亮,老板也热情迎我进门,笑说正缺个人一同试茄,真是来得恰好。于是,我们便在这平淡光阴里,意外邂逅了这支恰到好处的雪茄。
作为长城的忠实粉丝,除GL1号之外,我已尝遍其所有常规款式,甚至每款都撰写了品吸笔记,用以与各地茄友的交流。这次与导师2号的不期而遇,不仅轻松如愿,还添了几分缘分带来的浪漫。在醒茄的间隙,我细细端详这盒雪茄:外盒方正端庄,右上角贴有长城新推出的“CCC”封口标——应是长城俱乐部(CHANG CHENG CLUB)的缩写,属于官方门店精选系列,定位类似于国际上的LCDH。抽拉式的开启方式带几分高端质感,其实这是中国传统榫卯工艺的现代表达。内衬雪松木片,搭配一抹红丝带,简约中流露出典雅与国潮之风。一盒25支,单支长124毫米,环径50,属于十分适中的尺寸。
闲言少叙,点火开灰。点燃长城(132导师2号)的刹那,香气悄然弥漫,烟气轻盈而饱满。初入口略带杂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浓郁的坚果香与长城雪茄特有的木质调,仿佛漫步雪茄原料的林间,熟悉而令人放松。缓缓进入中段,风味渐趋浓郁,一抹似焦糖的微甜与烘焙香交织呈现。佐饮之中,味蕾渐渐感受到类似咖啡的清苦回甘。此时雪茄韵味已在周身蔓延,身体传递出舒缓的信号,提醒我放慢节奏,细细品味——这一过程如同聆听交响乐章,层次分明,愉悦而饱满。

随着烟雾继续升腾,口感愈发丰富。一股深邃的咖啡香逐渐清晰,赋予整体更沉稳的基调。进入尾段,浓郁度显著上升,身体对烟气的接纳趋于饱和,仿佛再多一缕便会溢出。导师2号余韵悠长而复杂,如品浓咖啡,亦如酌陈年红酒。如此深厚的风味,离不开益川老坊橡木桶中进行的深度发酵工艺。可能是新茄的原因,中间伴有些许杂味,相信若在雪松木盒中裸养一段时间,其口感必将更为纯净。

于黄沙中偶遇一抹纯白,在初冬里点燃一支导师2号,在这寻常年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处温暖角落。愿每个人都能在平淡时光中,邂逅那支恰到好处的雪茄,在氤氲烟雾里,见证雪茄与内心的彼此照亮。也感谢相遇的每一位茄友,愿你我皆能在烟火日常中,保有这份微小而确定的仪式之光。
长城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