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欧美对一次性电子烟执法力度加强,新产品形态出现。
2020年(封闭式)一次性电子烟在全球迎来快速增长,而(封闭)换弹式电子烟和开放式电子烟增长受阻甚至出现下滑,如果考虑到非合规的一次性电子烟难以精确统计零售额,实际一次性产品在电子烟中的占比将明显高于换弹式和开放式。

一次性电子烟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包括渠道利润、消费者决策、监管套利、一次性产品技术迭代等。从价格看,英美烟草旗下Vuse品牌,换弹式电子烟仅一盒2个烟弹,合计4ml烟油约抽吸2000口,会员售价就达$12.99;而一次性大容量电子烟,15ml烟油约8000口抽吸,售价仅为$37.49,大容量一次性电子烟的性价比远高于换弹式。
如果考虑中国大量出口海外的非合规产品,一方面可以选择较为便宜的中低端雾化芯,另一方面可以躲避缴税从而终端售价下降空间更大,单价可以更低。

2025年开始,欧美开始执行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加大非合规产品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一次性产品是电子烟非法销售和走私、青少年成瘾等方面的重灾区,欧洲比利时、法国、英国等国家陆续落地一次性电子烟销售禁令,其他国家也在计划、试点过程中。
美国FDA从2020年开始就对电子烟实行了PMTA的审核制度,尽管该审核制度极其严格、仅有大品牌的少数产品能够获批,因为整个审核流程无论是时间周期还是资金投入对中小品牌都极其不友好,但正是由于其审核效率过低、执法力度不严,大烟草公司的产品也受到牵连,烟草公司履行合规要求导致其创新产品迟迟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许多中国的非烟草公司的电子烟品牌通过走私等方式进入美国,持续更新的口味、外观、体验升级等获得了美国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快速挤占了合规产品的市场份额。
自2024 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加大了对非法电子烟产品的执法力度。国会议员、州政府以及国际烟草公司等多方力量纷纷介入,推动对非法电子烟的打击。尽管查处的这些量对于伪装成其他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非法电子烟总量而言并不大,但已经传递出美国针对非法电子烟执法趋严的倾向,后续可能通过加强对零售商的监管和处罚遏制非法产品的终端销售。

一次性电子烟禁售后,涌现出新的“2+N”、“N合1”的全新产品形态,越来越多的品牌跟进,正在成为欧洲市场的新主流趋势。
2+N的指“2”指的是2ml雾化仓,这是欧盟TPD的规定,而“10”是指10ml补给油仓,这种类型产品的出现,一是迎合法规要求,二是满足用户对油量长续航的需求。
N合1产品指的是集成多个可更换烟弹的电子烟设备,每个烟弹含有2毫升的电子烟烟油,用户可以通过旋转烟杆来更换烟弹,这种设计融合了一次性使用和换弹式功能的双重优势,同样既符合法规要求,又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并提升了口味丰富度。
在传统一次性被禁止之后,多个新的适应合规环境下的产品形态出现,市场推广速度迅速,一些新锐品牌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趋势,行业将重新进入品牌混战的洗牌阶段。

电子烟赛道发展至今,众多电子烟品牌不断涌现、淘汰又涌现,品牌集中度也经历了趋于集中又逐渐分散的过程,每一轮集中度变化背后都隐藏着行业技术与发展方向的变迁。
2017-2021年,是Vuse(英美烟草旗下)、RELX等品牌凭借思摩尔的陶瓷雾化芯的技术优势不断抢占市场的过程;2021年开始,是以深圳爱奇迹为代表的一次性电子烟(ElfBar、LostMary)快速崛起的过程,尤其是美国市场,这些非合规的一次性电子烟充分利用烟草公司被PMTA掣肘的契机,快速挤占合规品牌的份额,大量中小品牌涌入导致行业集中度下降。
2025年随着欧洲等市场一次性电子烟禁令纷纷落地,行业又将进入新一轮洗牌,传统一次性电子烟(主要从广东深圳等地出口海外)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将快速下降,而欧洲本土新的电子烟品牌将凭借这一轮监管变动抢占空白货架。

注:大量非合规电子烟难以准确统计,2021年开始Vuse(BAT)等烟草公司的电子烟品牌实际市占率会更低
思摩尔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尽管受到大客户电子烟业务下滑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正随着新客户的拓展而显著减弱,全球代工龙头的地位难以被撼动。2024年,公司以13.1%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的地位。
思摩尔通过“研发+产品”驱动,不断创新电子烟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拓展新品类、占领新市场,作为行业技术的引领者,是其能够穿越品牌更迭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持续、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和知识产权管理的全方位创新生态系统。FEELM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全球顶级电子烟品牌的产品中,成为高品质电子烟的代名词。
因此,公司在电子烟赛道能够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在HNB赛道(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也逐步实现了对市场竞品的技术赶超。

加热不燃烧HNB产品相较于电子烟更接近于传统卷烟,其烟弹也由烟草制成,原料端被传统烟草巨头垄断。
加热方式通常有电阻加热、电磁加热、红外加热等。因为烟弹由烟草制成,因此与电子烟不同,烟弹在HNB中的消费金额占比远高于烟具,加热设备仅仅相当于“高级打火机”,非烟草公司想要大规模的拿到烟叶、生产烟支十分困难。

从销售端来看,HNB销售渠道与传统卷烟基本重叠,非烟草公司想要打破渠道垄断也十分困难。
HNB的烟弹属于烟草制品,因此基本上各国对其采取与卷烟相同的监管方式。并且HNB的消费者主要由卷烟用户转化而来,因此卷烟的销售渠道也能够很好兼容HNB产品。而烟草公司通过长期的卷烟销售已经建立了高密度的渠道网络和较强的渠道话语权,新兴品牌想要切入卷烟渠道抢占烟草公司的份额也基本不现实。
从实际数据来看,HNB的主要参与者几乎全部是全球烟草巨头。
所以上游企业只能选择与烟草巨头合作,其中参与价值分配较高的为提供加热技术和配套烟弹制备技术等产品解决方案的企业,如思摩尔国际等。

我国烟草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原材料,烟叶的制备、卷烟的制造基本由中烟自己完成,而烟标、膜类等产品交由外部供应商提供,少部分企业供应香精等。
在HNB的合作方面,这些供应商多与中烟各个子公司合作,在中烟的框架下进行研发,也很难通过技术获得议价权。对于中烟而言,未来如果国内市场放开,HNB与卷烟发生替代关系,只要烟草消费总量不增长,这些包装类供应商的订单很难有明显增加。
对于HNB业务体量较大的海外烟草公司而言,其原本的卷烟相关外包装的供应商就可以平滑切换到HNB产品包装的生产,并不需要寻求国内厂商的合作。

如今HNB赛道IQOS一家占据全球约70%的份额,菲莫国际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专利封锁是核心原因。而思摩尔国际与英美烟草达成深度合作,经过了约10年的研发周期和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Glo Hilo),完全绕开了IQOS的专利封锁,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当然,国内包括海外做HNB产品研发的公司并不少,如国内合元集团等也给英美做过HNB烟具的代工,在国内携手湖南中烟等积极研发相关技术,推出了UsonicDual烟具和与之配套的Nise烟支,但市场影响力依旧偏弱,从产品设计验证到大规模量产落地仍然有较长的过程。
英美烟草过去尝试过国内代工商各类方案并推出GloHyper、HyperX2等产品,销量表现均未能达到预期,思摩尔代工的Hilo在塞尔维亚、日本、波兰等市场上市销售表现佳,同时思摩尔拥有储备解决方案供给其他烟草公司,这些烟草公司与思摩尔合作的优先级将高于其他中小厂商。

声明:本文所涉及个股或者公司仅代表与产业链或热点有关联,所引述的资讯、数据、观点均作为个人研究记录,提及个股、公司均作案例探讨,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
可关注相关布局上市公司:【思摩尔国际】【东峰集团】【恩捷股份】【华宝股份】等。


